企业eap项目实施方案:EAP的心理学依据
时间:2018-07-10 17:01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次
企业eap项目实施方案:EAP的心理学依据
一、以人为本的管理 E.Mayor的“霍桑实验”及人际关系理论: 人际关系理论(又称行为科学理论)的出现,标志管理心理学的诞生。 霍桑实验(1924~1932) 照明实验(1924~1927) 福利实验(1927~1929) 访谈实验(1929~1931) 群体实验(1931~1932):非正式群体的作用
二、霍桑实验的结论
1.从“经济人”到“社会人”: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。
2.把职工真正当做“人”来对待。
3.工作物理环境、福利、工资等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,而职工的情绪、动机、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。
4.主张“工人参与管理”、“倾听职工意见”、“沟通人际关系”等来提高管理效果。
三、马斯洛的“需要层次理论
1.生理需要
2.安全需要
3.社交需要
4.尊重需要
5.自我实现
四、赫兹伯格的“双因素理论”
1.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,全名叫“激励、保健因素理论”。
2.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、会计师调查征询,赫兹伯格发现,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,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,而感到满意的因素,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。据此,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。
3.所谓激励因素,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,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,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,调动积极性,提高劳动生产效率。
4.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、工作本身的乐趣、工作上的成就感、对未来发展的期望、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。
5.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。
6.注重保健因素,创造良好的工作外边环境和条件,可以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使奖金真正成为激励因素。
7.在美国,过去用薪酬形式来表现的奖励越来越多地被荣誉榜、电影票、老板的感谢信之类的方式所取代。联邦快递公司一年就送出5万多封这样的感谢信。
8.制定科学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,立“能者上”的机制,杜绝“任人唯亲”。9.和谐的人际环境 10.环境和条件,可以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,使奖金真正成为激励因素
|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